访客

乡村医生三国梦(乡村医生三国梦下载)

156 hacker 漏洞公布

本文目录一览:

当代大学生必看的世界文学名著有哪些?

《英法经典文学》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an3r  

收集多部《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

请大家推荐一两本值得一看的世界名著啊?

《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法国) 著, 傅雷(中国) 译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对音乐十分喜爱,这对以后的罗兰热爱音乐、崇敬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80年,罗兰一家从法国中部城市克拉姆西移居巴黎。1886年,他考取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著作。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他于是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高度凝练地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贝多芬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的波恩。他的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很早就对贝多芬进行近乎严酷的音乐训练,因此,贝多芬的童年很少温馨,人生一开始就好像是一场悲惨、残暴的斗争。17岁时,他的母亲病逝,父亲又酗酒,贝多芬实际上成了一家之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贝多芬深受大革命精神的鼓舞。1792年,贝多芬离开家乡去维也纳,开始音乐创作。1796年,他的耳朵失听,这种疾苦一直伴随贝多芬一生。在肉体痛苦之外,贝多芬还不断经受着情感的折磨,他绝望苦闷,甚至想结束生命。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追求,靠着他对欢乐之声的热切渴望,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战胜了这些痛苦,并将个人身心的惨痛升华为一支又一支的乐曲,如《英雄交响曲》(1804)等。

《米开朗琪罗传》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使他一举成名。

1534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就是在罗马度过的。1536年到1541年他完成《最后之审判》。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爱戴的真诚的朋友。他的作品与他的生命紧紧联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探索。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在俄国图拉省的贵族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他的母亲去世时,托尔斯泰还不足两岁。九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人世。父亲的死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托尔斯泰的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绝对的真诚。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这些内容在他的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里都有反映,小说中的涅赫留多夫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

他后期的重要作品有《伊万?伊里奇之死》(1884-1886)、《克莱采奏鸣曲》(1889)和《复活》(1899)等。《复活》可以说是他艺术上的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也是最高的山峰。七十高龄的托尔斯泰以伟人的姿态注视着他的过去、他的世界,《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最真实的诗。

《傲慢与偏见》《简爱》《哈姆雷特》《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唐横》《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全集》

《地心游记》《悲惨世界》《九三年》《红楼梦》《水浒传》

《三国演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八十天环游世界》《安娜·卡列宁娜》《巴黎圣母院》《笑面人》《战争与和平》《复活》《父与子》《鲁宾逊飘流记》

名著人物描写片段及赏析

《三国演义》 ——刘备

刘备,做为《三国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但所谓“过犹不及”,作者的热心过度,一意的追求“高大全”,反而使得刘备的形象变得单纯和虚无飘渺,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评价,可以说是精辟独到、入木三分。诚然,结合刘备成功的经验,细细品味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极尽刘备虚伪之能事。

一、伪装的汉室忠臣

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的确,这个时时处处不忘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宗胄”,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汉室安危的大汉“皇叔”,无论如何与“伪装的忠臣”这几个字是沾不上边的。但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

早在“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先不说这句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单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封建统治下,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满门抄斩、祸延九族。因此,要说这句话是刘备孩童时的嬉戏之言,几乎绝无可能。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第一回)才真正称得上奇。刘备的话虽然大逆不道,还勉强可以“孩童无知”敷衍过去,而做为一个成年人的刘元起听到这句话,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常资给之”,在当时黄巾之乱尚未发生,天下还算安定的条件下,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起刘备的家族来。或许刘备的野心,就是在这样一个念念不忘当年曾贵为九五至尊的家族中培养起来的。

及到少年,“不甚好读书……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第一回)。秦汉之时,平民欲致仕,除出身、读书、走后门外,就是以德行获得“清誉”而得到推荐。在当时还算太平的时期下,刘备四者皆不取,却“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甘为韩非子所谓“五蠹”之类,惟恐天下不乱,那么其“素有”的“大志”,就颇可耐人寻味了。

再其后,从讨伐黄巾起兵,直到赤壁之战奠定三足鼎立基础,尽管成日在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中生活,刘备却开始考虑后嗣之事了。他先是收了一个义子,取名叫刘封,后又努力耕耘,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两个儿子,老大刘封,老二刘禅,分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不过连起来问题就大了,那是“封禅”——一种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仪式。其时,刘备投陶谦,依吕布,归曹操,奔袁绍,亲刘表,身无立足之地,却始终念念不忘“封禅”大事,说他是汉室“忠”臣,的确是牵强了一点。

等到晚年,占据荆州,尽有西蜀,羽翼已成,兼之汉帝被废,刘备称帝的野心终于浮出水面。这时候,刘备已经有了一位深得自己心理的军师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早在三顾茅庐、隆中论策时,就以一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三十八回),很隐晦的道出推许刘备承续汉祚的意思,从而得到了刘备打心眼里的喜爱,此后便一直委以重任。等到曹丕废帝自立后,“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刘备与孔明便开始了一幕双人互动的游戏。首先是广造舆论。尽管汉帝遇害只是传言,刘备却迫不及待的当真了,“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向全世界宣告汉帝已经完了,汉室统治出现了空白,需要及时填补。而自己既然上了尊谥——做了皇位继承人该做的——当然就该即位登基了。其次是置身事外。忙完这一切后,为了表示自己并非有意,刘备开始莫名其妙的生病了,“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孔明。”留出一个广阔的空间给诸葛亮发挥。再次是欲拒还迎。在三番五次的驳回群臣(主要是诸葛亮)上表过程中,刘备说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长的话:“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意思是我本来就是皇帝之后,即便即位,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过程中,作为刘备的心腹人才,诸葛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时政务皆有的情形下,他先是统一思想,“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引出谯周一番“天意归属”的言论来。然后就强化落实,“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并极力为刘备凝聚人心,苦劝数次,不惜装病,联合群臣为其塑造合法继承形象。整个过程,以刘备生病起而以孔明诈病终,二人配合默契,合作无间,等到“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时,刘备,作为汉室江山的合法继承者,以一个崭新的统治者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刘备作为皇叔,在汉帝被废后,所要做的应当是扶持、辅助汉帝的儿子继位,或者另找后人(哪怕是假的傀儡)接替,没有理由作为叔叔去继承侄儿的宝座,甚至还可能是跟汉帝的儿子自己的侄孙子争的位子。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长辈继承晚辈皇位的,除了刘备,似乎就只剩下明成祖了——那还是用武力强抢来的。

二、伪造的仁义君子

刘备的仁义,是《三国演义》最为着力克化的一个层面。但究其实质,刘备的所谓仁义,则完全是出于树立名望的需要,其目的则是鸠占鹊巢,反客为主。

刘备一生,运用得最多、最熟练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反客为主”,即先投奔某个有势力的人,在他手下发展势力,树立声望,同时观察一下该势力后继者的才智。若后继者资质平庸,就耐心地等待,等到有一天那人死了,就顺理成章的接收该股势力。

刘备第一个看上的目标是刘焉。黄巾之乱时,刘备投奔了刘焉,“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第 回)可惜后来刘备变成了通缉犯,只好四处躲藏,第一次行骗就失败了。乱世中的机会多,后来曹操攻打陶谦,刘备赶上吕布袭破衮州,进据濮阳的大好时光,因缘际会的退了曹操兵马之后,就赖在徐州不走了,弃朝廷托付管辖的平原不顾,实实在在的就驻扎在了小沛。等到陶谦年纪大了,临死之前发现自己的儿子不是刘备的对手,为了保住儿子的命,只好故作大方,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可是好景不长,接手徐州没过多久,就被吕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抢去了。没办法,只好又先后投靠了曹操、袁绍等人。但是那些人年纪都不算很老,刘备估计等他们死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半截入土了,所以都是稍微呆一下就离开了。其后他又发现了新目标——刘表,于是跑到刘表那里一呆就是七、八年,期间努力笼络人心,极力网罗人才,尽力离间刘表后嗣,全力扩充自身实力,果然等到刘表死的一天了。可是正在他准备动手时,天有不测风云,曹操带兵杀向荆州了,刘琮的不战而降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自己反而被打得到处逃窜。这使刘备的目光不得不放到了另一个强大的诸侯——孙权身上。通过表面上和谐的联盟,使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取得了东南一面的绝对霸权。此时,刘备再次使出他的惯用伎俩,从孙权这里“借”来了荆州,从此赖住不还了——以后就有了一句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这一次刘备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没有想到孙权是一个态度如此强硬“债权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威胁,这使得刘备食不甘味,睡不安枕。在诸葛亮和庞统的提醒下,他于是想到了西川的刘璋。刘备故技重施,以帮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为名,明目张胆的把军队开进了蜀中……

经过一个轮回,刘备的事业又转到了他的原点,最终赖以成就事业的,还是最先打主意的刘焉的地盘,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了。但是经过这一番周折,刘备反客为主的恶名却愈发彰显。然而世人只重其表,不重其里;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再加上后世南宋小朝廷的刻意美化,反使刘备得以成就仁义美名,嗟呼!

三、伪饰的君臣情谊

识人才、用人才、笼络人才,即通常所说的“人和”,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君臣之间良好默契的关系,则是最为历朝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我们并不否认刘备吸纳人才的高超技巧和本领。但是,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的目的,则是从其事业和统治需要出发的,聂绀弩说过:“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明主就可能寸步难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关于刘备的“君臣情谊”,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人的遭遇:

先看关羽。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起事的原班人马,一直忠心耿耿。先期,刘备手头仅“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着意笼络下,二人情同手足。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情况渐渐变得微妙起来,原因是关羽的发展太过迅猛,以致难以驾驭。尤其是下邳降汉不降曹后,曹操极力笼络,表奏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在官爵上已与刘备并驾齐驱。而在这同时,关羽只顾报答曹操恩情,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却使投身袁绍处的刘备身陷险境,性命堪虞。此后又收关平、纳周仓,自身实力膨胀,隐隐然竟有自成一派的风范,这是任何一个领导都很难容忍的。还好之后不久,刘备陆续得到了赵云和诸葛亮两大肱股,更兼有了魏延、马良、蒋琬等荆州的一帮文臣武将,二人的关系才慢慢修好,但是关羽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了,于是开始受到冷落。如攻取长沙、赤壁挡曹等提议,都是加以诸多限制条件方才通过。其后,刘备西取益州,仅命关羽为诸葛亮副手镇守荆州,及庞统阵亡,无奈召诸葛亮救急后,才以荆州托付关羽。好不容易刘备领益州牧、进汉中王,挽回声望优势时,关羽却毫不示弱,置诸葛亮“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嘱咐不顾,一出“单刀赴宴”,不但声势上再度追赶,而且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是可忍孰不可忍?已经尽拥益州之地,有了根据地,再无后顾之忧的刘备终于狠下心来要干掉关羽,代价是荆州。首先,在东吴已议定一俟关羽攻取樊城,就遣兵暗取荆州的情况下,“令云长领兵取樊城”。至傅士仁、糜芳降吴,关羽败走麦城后,先是对求救文书置若罔闻,后又有刘封蹊跷的按兵不动,终于关羽为东吴所害。直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

再看赵云。赵云同属于刘备原从集团,论才干,前有伐取桂阳之功,后有据汉水不损一兵;论勇猛,长坂坡七进七出;论忠心更是无话可说。然终刘备一生,在西蜀群臣中,地位始终不高。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候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就“等”在这以下“一百二十人”中去了。到刘备称帝时,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刘备封汉中王时,拜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将军(三品),赵云只封了个翊军将军(五品),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杂牌将军。刘备称帝,关黄已故,张飞升车骑将军、西乡候;马超为骠骑将军、嫠乡候;而赵云呢,仍是个翊军将军。直到刘禅继位,张、马也早死,赵云才升征西将军(四品),封永昌候,后又升镇东将军。当年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大节不亏的苏武终于得以回到汉朝时,已被迫降匈奴的名将李陵来送他,说出一句千古怨辞:“汉家待功臣薄!”信乎?

最后看诸葛亮。关于诸葛亮深得刘备宠信的原因,前文已有论述,就不再多费笔墨。重点还是看看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的表现。刘备东征,彝林一战惨败而回,退守白帝城,身染重病,命在旦夕。但他十分清楚,刘禅暗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以刘备的识人眼光,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以退为进,以言试探,遂有“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之言语。以刘备的枭雄一世,决不会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当时若诸葛亮有一点可疑举动,以我个人的猜想,刘备可能“已在帐中伏下二百刀斧手,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刘备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比他更老奸巨滑,一听这话,立即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并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对诸葛亮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就想起了李严,当时军权还没有落在诸葛亮手里,诸葛亮是丞相,主理内外政事,而内外军务有李严管理,刘备煞费苦心的使诸葛、李严二人同时受托,实是想这二人相互牵制,都使对方不敢妄动。刘备做完上述布置后还是不放心,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二人均非刘备原来从徐州开始所带的从属集团,而当时关、张已亡,若论跟随最久的,就只有赵云了。于是,刘备把赵云也叫到身边,说道:“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以诸葛亮荆州集团主政,李严益州集团主军,赵云原从集团监督,刘备亲自导演的白帝城托孤,达到了完美的制约平衡和权力分立,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不立即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赵云、诸葛、李严之间的相互制肘,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蜀汉国内的派系斗争,使刘禅可以比较安稳的坐上了皇位。然对于当初他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和谐关系来说,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哀呢?

四、伪善的王道统治

后世推举刘备为明君,主要着眼点是刘备的君臣情谊,从而爱屋及乌,将其执政也一并纳入其内。事实上,刘备的统治政策,不但不能说是王道,连霸道都谈不上,与同时期的曹操、孙权,根本不能相比。

刘备早期,为扩充实力不择手段,兼之颠沛流离,一直没有一块长期稳固的根据地。为快速扩充势力,于是穷兵黩武,竭泽而渔,其性质不免就沾上了流寇色彩。其为平原令,时间不长,便“颇有钱粮军马”,似乎是安居乐业。但一旦到了徐州,仅仅是一个小沛,就令他乐不思归,原因何在?要么是放长线钓大鱼,身在小沛,觊觎徐州;要么就是平原已被其榨干,再无油水。统领徐州后,短短时间内,实力已从起初平原救陶谦时的三千人马,激增到讨伐袁术时的三万精兵(这还不包括留下来守城的)。其后又过一段时间,曹操欲起兵攻打徐州,竟须集结二十万人马,由此可以想见刘备扩充之快。接下来,刘备从袁绍处孤身逃脱,到汝南招兵买马,转眼又有数万。当时黄巾之乱、地方叛乱、董卓暴政都过后不久,全国各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刘备的军马却可说长就长,原因似乎已经很明显了。吴思的《血酬定律》曾经说过,即便是土匪,为了能够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入,都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人民安全。而刘备作为当时的朝廷统治者,其竭泽而渔的风范,性质尤为恶劣。

后来刘备大业初成,登基称帝后,既有蜀道之艰,又有汉中之险,按理应当禀承其先西汉之初“黄老治国”的理念,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举全国之力,发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死伤无数,国力大削。临终之际,又命诸葛亮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直接导致后来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致征战连年,民生凋敝,人口凋零。较之先前所谓平庸之主刘璋统治,百姓的生活无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当此之时,北魏的百姓在“篡汉逆贼”曹氏一门的统治下,已经安居乐业数十年;东吴的草民在孙权以守代攻的战略下,也干戈寥落。惟有西蜀的人民大众,“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凭空堆砌出来的王道统治下,空守着刘备这一尊仁德宽厚、有道明君的神像,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总而言之,刘备的忠节、仁义、情谊、贤明,绝非后世所言的那么夸大。《三国演义》作者尽管极力夸大了这个侧面,却终究无法脱离历史的范畴。在当时的乱世条件下,仅凭以上特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譬如陶谦,譬如孔融。真正需要的,是天生的野心壮志、个人的名声形象、高超的驾驭手段、深沉的政治权谋。这些,恰恰就是《三国演义》刻意掩饰和美化的部分,也是造成刘备形象虚伪的真正原因。后世中有人给了刘备这样一个评价——“枭雄”,这才是对刘备最合适的定位。

《水浒传》---林冲赏析

林冲者,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代枪棒武师。武功超群,英名盖世。本可以凭借一身的本事青云直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谁知他不识时务,不知变通,连中高太尉两大圈套,最终被逼上梁山,弄得家破人亡。

人到中年,再读《水浒传》,感觉完全不同于青年时代。那时读书,读个故事,读个热闹,追求的是人物的结果。现在读书,读的是思考,读的是感悟,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个个本事了得,人人忠肝义胆,但都被含冤受屈,逼上梁山。掩卷沉思,我总感觉林冲更冤更屈,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空有一身本身,却一生窝窝囊囊,壮志难酬。思来相去,觉得林冲有三误

一误曰儿女情长,不识时务。高衙内看上自家娘子,你应该欢呼雀跃,喜形于色,赶紧恭恭敬敬双手奉送,那是你的造化,你的运气,乘机搭个铁梯子,傍个金靠山,何愁不平步青云,发达显贵?到那时,没多少美女佳丽,供你挑捡?到那时何愁不花天酒地,拥香揽翠?看你傻的,死守一棵树,妄想夫妻恩爱,白头偕老。难道你不知女人大多水性杨花,“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有钱有权跟你泡,一但钱权不见了,明日就跟别人跑。”如次,你还痴情什么?迷恋什么?再说,你不把爱妻送上,堂堂高衙内,能放过你吗?何必为区区一娘子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你说傻不爷们?君不见,送妻邀宠,买妾求荣者,个个加官晋爵,人前显贵么?君不见买了良心,丧失道德者人人发迹,甚嚣尘上么?

二误曰英雄气短,不知变通。火烧草料场,本来是高太尉的“圣旨”,于差拨何干?你却一枪结果他的性命。即使陆虞候之流,只不过是一些谄佞小人,人家就比你聪明乖巧.势力圆滑,知道依附权贵.阿谀奉承的好处。谁叫你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呢?人家好不容易找个若大靠山,做得个帮凶,说得可怜点,也就是在高太尉门下混碗饭吃,你却倒好,只一枪结束了人家讨好卖乖,巴结上爬的美梦。痛快是痛快,可你考虑过后果没有?你只凭一时气愤,手刃卑鄙小人,断了人家的心腹,权高位重的高太尉,岂能善罢甘休?你这不是更重人家圈套,引火烧身吗?你不明事理,不知变通也就罢了,干吗再给自己弄几条命案,有理变无理,最后只得去梁山落草?如果你吸取教训,赶紧见风转舵,乖乖领了娘子向高衙内自首,陪上一万个不是,再找些奇珍异宝敬献于高太尉门下,将功赎罪,定会博得衙内欢喜.太尉欢心,将你管复原职,列为心腹。甚至收为义子,分个“林衙内”什么的,也未可知。到那时,你不是又风光无限,平步青云了?何愁区区陆虞侯之辈,不为你牵马缒凳,吸脓舔痔?

三曰哥们义气,不图为己。那王伦本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没十分本事。”能够把武艺在他之上的你收留,已是非常之冒险了。自古以来,那个领导能容下比自己“本事了得”的下属?况且人家还没来得及给你穿小鞋,套枷锁,未尝顾得打击报复,你就嫌人家“妒贤嫉能,心胸狭隘。”受人挑拨,一刀送其归西。火并“无大才大量,难成气候”的王伦,就算你有能耐,可你却偏偏不乘机自己坐上那梁山第一把交椅,好好施展你的本领,大干一番,而穷讲究什么哥们义气,两肋插刀,忠肝义胆,拱手把你用性命换来的位子让与别人,好一个大傻冒也么爷!那义气直几两银子,忠义当得了饭吃?曹操早就说过:"无毒不丈夫" ,没有一点心计,不耍一点手腕,如此心地无私,如此谦虚仁厚,如此英雄仗义,能成什么大气候?还想什么报效国家,产除奸党?

好不可惜也么爷!正是应了那句俗话:“自古忠诚无好死!"你纵有浑身本事,你纵有忠肝义胆,你纵然英雄仗义,你纵想报效国家,又能怎么样?

THE END
相关文章

连日去,依照 市、区疫情防控事情 整体布置 ,闵止区绿化治理 部分 严厉 落真各项疫情防控办法 ,踊跃谢铺年夜 断根 、年夜 浑扫、年夜 浑扫、年夜 浑扫博项行

为公园“洗脸”、给树木“理发”……闵行绿化为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环境

评论列表
  • 舔夺迷麇
    舔夺迷麇 Aug 9日, 2022 @ 11:02 am 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下面我们分别对三部传记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贝多芬传 回复
  • 慵吋等灯
    慵吋等灯 Aug 9日, 2022 @ 11:46 am 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评价,可以说是精辟独到、入木三分。诚然,结合 回复
  • 鸽吻谨兮
    鸽吻谨兮 Aug 9日, 2022 @ 08:41 am 已经有了一位深得自己心理的军师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早在三顾茅庐、隆中论策时,就以一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三十八回), 回复
发布评论
提交